好评如潮的《日本营造之美》终于迎来了第二辑!这套书耗费十数年之功,集结大师技艺精华,在日本畅销 30 年,第一辑的简体中文版面世后,获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并得到青山周平、李长声、止庵等的一致推荐,豆瓣评分高达 9.4 分,是一套迄今无法超越的日本建筑文化经典之作。

《日本营造之美》共十册,精选八处富有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建筑(群),由日本建筑插画泰斗穗积和夫亲自操刀,创作近千幅手绘图,精准、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现场与建造过程。此书文字部分的创作则由日本国宝级宫殿木匠、建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 9 位专家联手打造,堪称横跨建筑、历史、美学与文化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套系中的每一本各有侧重,从经典建筑的结构与美学特质、城市的规划和历史变迁、庶民生活与文化等角度切入,以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生动且精准的插图,带领读者在纸上云游东瀛,探寻日本空间美学观念,直抵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继第一辑《法隆寺》《桂离宫》《巨大古坟》《江户町》之后,第二辑同样精选了四处富有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建筑(群),包括号称三国无双的日本近世城郭典范——大阪城,日本最大的金铜佛像——奈良大佛,日本古代都市模板——平城京奈良,以及传承千年的文化之都——京都的前世与今生。书中收入近千幅手绘图,以细腻的笔触精准还原历史场景与建造过程,使得日本空间美学的奥秘跃然纸上。

《大阪城》

丰臣秀吉为展现武家实力营建的豪华城郭,凝聚军事家、艺术家与国宝级工匠的智慧,向世人展现 " 三国无双 " 的名城丰采。

公元 1583 年,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了展现实力,决定营造比织田信长的安土城更加富丽雄伟的城郭,于是一宗长达十年的兴建工程就此展开。涵盖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总构的大阪城,在战事频仍的历史背景下,从备战防御层面整体规划,聘请精湛工匠和技师,结合垒石和木材,造就了拥有天守、御殿、城墙、护城河的大型城防。

可惜这举世无双的豪华城郭后人无缘得见,烟硝战火吞噬了它的辉煌,徒留本丸残遗供人凭吊。研究日本古城长达二十年的作者宫上茂隆,凭着一张建筑古图予以专业剖析和实际调查考证,终为世人还原桃山时代大阪城的整体结构和建筑风貌。

《奈良大佛》

日本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倾全国之力效法中国唐代铸造的镇国大佛,如何在千百年间历经摧毁与复兴?

提到奈良,必定想到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日本华严宗大本山东大寺,而在整个东大寺伽蓝院区,人人必得前往伫足仰望的,就是大佛殿中凝然端坐的奈良大佛。

公元 8 世纪日本天平时代,为以佛法之力平息天灾人祸带来的社会动荡,圣武天皇决定在都城奈良用铜建造一尊雄伟不下与中国唐朝的大佛像,作为日本的镇国大佛。这场历时 9 年的浩大工程共动员 260 万人次,按照当时的日本人口,每两人中就有一人参与其中,最终成就了东大寺大佛殿中凝然端坐的卢舍那佛像。放眼当时的佛教世界,高度虽远不及敦煌石窟的石塑像和巴米扬崖壁的石佛,却是世界首见的铜铸大佛像。

专攻古代铸造技术、日本金工史的作者香取忠彦巨细靡遗地推敲天平时代的铸造技术,插画家穗积和夫根据研究逐一绘出大佛建造过程,带领后人回到 1200 年前的铸造现场,重温奈良大佛的营建工程。
《平城京奈良》

应四神盘踞之地," 兼取唐长安、洛阳两京之长 ",承载 1300 年前青瓦丹柱、繁花似锦的盛世图景。

日本最具文化深度的古都平城京奈良,是日本古代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城市。平城京沿用了中国城市的条坊制规划,形成棋盘状的道路网络,在此结构上建造了大极殿、朝堂院、内里、朱雀大路,以及药师寺、飞鸟寺、兴福寺等佛教建筑,发展出天平时代繁盛灿烂的都市文化。

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后,遭到废都的平城京渐渐为人所遗忘,宫城建筑渐次倾圮,土地再度回归农田。参与 1959 年奈良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平城宫挖掘调查工作的宫本长二郎,将团队实际挖掘调查的成果详细讲述,为读者展现 1300 年前的古都风貌。

《京都千二百年(上)》

日本的文化标志京都如何诞生?平安宫与罗城门、东寺与西寺、金阁与银阁 …… 共同构成华丽舞台,《平家物语》《源氏物语》在此上演,能乐、狂言在此孕育成型。
 

公元 794 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即为今日的京都。平安京仿照中国古都,将宫城设置在北方,由此向南的朱雀大路作为中轴线,并以条坊制为基础划分街区。之后,陆续兴建镇护国家的东寺与西寺,庶民百姓交易流通的东市与西市,贵族与平民接受教育的大学寮与综艺种智院,城市文化迅速繁荣。

然而,平安京并未如其名享受平安岁月。接二连三的洪水、干旱、火灾、地震与兵燹,数度重创京城。但京都不曾失去它身为京城的傲气与活力,每每浴火重生,随着武家政治时代的来临,庶民活跃于市街,成为新生町众文化的先驱,带领京都进入诸侯攻城略地的战国时代。

《京都千二百年(下)》

屡遭天灾人祸的京都如何传承千年?市民的赞歌祇园祭、贵族的离宫庭园、鹰之峰的艺术家村、二条通的书店街 …… 共谱古都不断融合创新的面貌。

平安京进入近世安土桃山和江户时代,因应新时代的变迁,大幅改变了市容。德川家康一览天下霸权,将幕府设在江户,京都不再是政治中心,御所与周围的公家町、二条城和周边的武家屋敷,以及下京的平民世界,共谱近世京都的面貌。

公元 1868 年 " 王政复古 " 之后,明治天皇将首都迁至东京,京都转眼凋落。不断遭受苦难袭击的京都町众,将如何展现活跃的原动力?京都人的智慧与力量,在保存文化传承以及迎接近代开发的夹缝中展露无遗。

特约撰稿 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