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浦上大道东南侧的绿地上,两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近期陆续褪去帷幔,露出新的容颜。

据了解,这两座木制古民居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在旗山大道景观提升工程中,作为历史建筑原址保留,完成修缮后将成为街角公园内新的一景。

“老家又完整地回来了”

近日,记者现场探访了这两座古民居,其主体结构皆为木制,建在约1米高的石制基座上,其中一座已落架。

两座古民居位于街头绿地上

据这座古民居的后人、葛岐村村民叶心杰介绍,这座老宅是他曾祖父于上世纪20年代建的,老宅分为四间房子,他就出生在老宅里,屋内冬暖夏凉,原先房前屋后都是大片的菜地,还有鸡鸭棚舍,直到1994年他和家人才陆续迁出。

“这座房子的柱子用整根杉木制成,木料是从南平采购的,费了很大工夫运到这里。”叶先生说,他从父辈那儿得知,当时为了修建这座房子,花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

两座古民居修复后,将融入街角公园的景观中

叶心杰介绍,修缮之前,用于支撑柱子的青花石墩,被盗走了两个,房梁上原有的雕刻,以及屋内的部分门窗和楼梯破损严重。经过全面整修后,如今基本恢复了原貌。“感觉小时候的老家,又完整地回来了!”

据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的专家介绍,这两座古民居的屋顶为步瓦歇山顶,这种形制的民居建筑在我省比较少见。

房梁上的木雕十分精美

“原来这两座房子的屋顶破损比较严重,我们修复时尽量寻找颜色相近的瓦片来填补。”施工方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修复主要是针对古民居的主体木结构、屋面瓦片、花基等进行修缮。他们还专门聘请了多名老木匠和手艺人,来参与修复工作,尽量做到修旧如旧。

这位老木匠从业40多年,从江西来到福州参与古民居修复

保护修缮并活化利用

据了解,近年来高新区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普查。

古民居建在1米高的石基座上,已有近百年历史

高新区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去年3月委托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开展辖区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并对省住建厅历史建筑普查线索进行复核。

目前共完成473处历史建筑线索的普查甄别,其中21处已分三批按程序公布为历史建筑。

施工人员对古民居内部腐朽损坏的木料进行更换

在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项目征迁前,由征迁单位组织对项目红线范围内留存50年以上的建筑进行摸排,符合历史建筑线索条件的录入普查名录。

经专家联合审查、评估论证予以保护的历史建筑,结合项目建设进行保护修缮并活化利用。同时每个村都聘请了专职文化协管员,负责日常巡查、记录、收集保护文物材料。

高新区在新城建设的过程中,不忘历史建筑保护

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正在高新区热土上推进,让文物、历史建筑不断焕发新的活力。